從恐懼到自信:我的CPR學習蛻變全記錄

那天在捷運站看到有人突然昏倒,周圍的人慌成一團卻沒人敢上前幫忙。我站在三步遠的地方,雙手發抖卻不知道該做什麼——這成了我決定學習CPR的轉捩點。

報名紅十字會的急救課程時,教室裡瀰漫著緊張的氣氛。講師拿出安妮人偶的瞬間,我發現自己連碰觸假人的勇氣都沒有。原來面對生命危急時刻的本能退縮,比想像中更難克服。

第一次實作練習時,我的按壓節奏完全跟不上音樂節拍。講師走過來調整我的姿勢:跪姿要穩,手臂要直,用上半身體重下壓。當正確完成30次按壓接2次人工呼吸的循環時,後背的汗水已經浸透衣服。

隨著反覆練習,那些專業術語漸漸變成身體記憶。胸骨壓迫深度5-6公分,每分鐘100-120次的速率,中斷時間不超過10秒。在第三次課程結束前,我已經能閉著眼睛完成整套流程。

課程最後的模擬考驗特別真實。警報聲中衝進現場,評估環境安全,檢查患者反應,大聲呼救指定人打119、拿AED。當訓練用的AED貼片貼上人偶胸口時,機械音提示開始電擊的瞬間,我終於理解什麼叫與死神搶時間。

現在我的急救證照卡就放在皮夾裡。雖然希望永遠用不上這些技能,但我知道當下次再遇見需要幫助的人時,我不會只是旁觀者。這或許就是學習CPR最珍貴的收穫——在恐懼與無助面前,我們永遠可以選擇成為那個伸出援手的人。

最近我把家裡中學的孩子也帶來上課。看著他認真練習按壓的側臉,我突然明白急救教育最動人的地方不在技術本身,而在於把守護生命的勇氣,一代代傳承下去。
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解析腎臟功能告訴你為什麼要洗腎
過敏原檢測 – 你的營養,可能是孩子的毒藥!
鼻子過敏檢測可以檢測出什麼嗎?
慢性食物過敏檢測見的過敏食物有那些
過敏一定得吃藥嗎?我想做
過敏檢測要去哪裡檢查?
覺得牙齒怪怪的,有輕手的
牙齒診療醫生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