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睡滿8小時還是覺得累?工作到下午就開始精神不濟?這可能是脾虛濕重的警訊!中醫師指出,現代人長期久坐、飲食不節制,容易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進而引發疲勞、水腫等症狀。
脾在中醫理論中主司運化,負責將食物轉化為營養輸送至全身。當脾功能低下時,體內濕氣無法正常代謝,就會出現頭重腳輕、四肢無力、食慾不振等典型症狀。特別是台灣氣候潮濕,更容易加重體內濕氣累積。
要改善脾虛濕重,可以從飲食調整開始。避免生冷、油炸及甜膩食物,多吃山藥、蓮子、茯苓等健脾食材。每天早晨喝一杯生薑紅棗茶,能溫暖脾胃、促進代謝。
適度運動也很重要。建議每天快走30分鐘,或練習八段錦中的「調理脾胃須單舉」動作,都能幫助氣血運行、強化脾胃功能。但要注意避免過度劇烈運動,反而會耗氣傷脾。
調整作息同樣不可忽視。晚上11點前就寢最能養脾,因為中醫認為晚上9-11點是三焦經運行的時段,與水分代謝密切相關。睡前用熱水泡腳15分鐘,加入艾葉或生薑更佳,能促進血液循環、祛除濕氣。
若症狀持續超過2週未改善,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診治。透過把脈診斷,醫師會根據個人體質開立適合的健脾祛濕處方,如四君子湯、六君子湯等,幫助恢復脾胃機能。
脾虛濕重雖然常見,但長期忽視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。透過飲食、運動、作息三管齊下,大多數人都能在1-2個月內感受到明顯改善,重拾活力充沛的生活品質。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把握兒童牙齒矯正6-12歲成長期
專業板橋植牙醫師推薦
兒童牙齒根管治療不用怕!看牙醫有小撇步
過40歲拉警報?何時該看「不孕症」門診?
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相關資料
板橋牙周病治療診所比較專業的醫生有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