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鐵紅:中醫上講的寒熱證,大多數人都沒弄明白,你呢?

寒熱是指病症的兩種不同性質,是臨床決定用寒葯,或熱葯治療的重要依據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上已經說明,陽盛則熱,陰盛則寒,陽虛則外寒,陰虛生內熱。

凡由寒邪引起的或因陽氣不足所產生的機能衰退、陰氣偏盛的,具有寒象癥狀即為寒證。凡由熱邪引起,或因其他病理變化所生的機能亢奮、陽氣過剩的一派熱象即為熱證。

今天寫的這篇可能有些不太好懂,但這種辯證關係,關係到對疾病的診斷和對症下藥。有耐心的朋友不妨花幾分鐘好好研究下。

具體而言,有哪些癥狀可以辨別寒熱證?

判斷一個人的疾病是寒證還熱證,主要從寒熱,口渴,二便,舌象與脈象進行鑒別。

寒證通常有表寒,里寒,虛寒,濕寒等。臨床表現,常見的有畏寒喜暖,面色恍白,四肢發涼,口不渴,喜熱飲,小便清長,大便稀溏,舌苔白滑潤,脈遲或緊,治療宜用溫里法。

熱證多系熱邪所引起,但也可由風,寒,濕諸邪轉化而來。如外感風寒入里常可化熱,成為里熱證。熱證包括表熱,里熱,虛熱,實熱證。里熱證主要表現發熱,惡熱,面赤煩躁,口渴喜冷飲,小便短赤大便秘結,吐血,衄血,痰黃稠脈數等。

寒證與熱證之間有沒有關係?什麼關係?

1、寒熱錯雜。疾病可以單純表現熱證或寒證,亦可二者出現,如目赤,口乾,咽痛為上熱證,同時又出現脘腹冷痛,便溏等下寒證,故稱之為上熱下寒證,如病人表現為胃脘冷痛,嘔吐清涎的中寒證,同時又有尿頻,尿痛,小便短赤的下熱證即為上寒下熱證。除此之外,還可見到表寒里熱證及表熱里寒證。寒熱錯雜多由於陰陽之氣有不相協調,或陰盛於上陽盛於下,或陽盛於上陰盛於下所致。

2、寒熱真假。一般情況下,熱症應見熱象,寒證應見寒象。但病情發展到嚴重階段,有時會出現一些假象。如里真寒而外假熱,或里真熱而外假寒,這種情況大多見於病情的危重階段。因其表現為虛假癥狀,故臨床上需細緻慎重,詳審主要癥狀,以免誤治,舌苔脈象,常常是辨證寒熱,真假的關鍵。真熱假寒癥狀,手足冰冷,舌苔黑,脈沉,表面看是屬寒性,但病人雖寒反不喜熱,不欲蓋衣被,舌苔雖黑並不濕潤,脈雖沉但按之有力。此乃由於內熱亢奮,陽氣鬱而不達,也可以說是一種寒熱格拒,陽盛於內,拒陽於外的現象。      真寒假熱證見,身熱,面紅,口渴,脈大,舌苔黑,看起來是屬熱症,但病人身雖熱而欲蓋衣被。雖口渴,而飲水不多,且喜熱飲,脈雖大而按之無力,舌苔黑,而滑潤,此說明為陰寒內盛,逼陽與外,陰陽寒熱格拒,又稱為陰盛格陽。此種病人還可見到,口鼻氣冷,小便清長,舌體胖嫩等癥狀。

3、寒熱轉化。寒熱轉化是疾病發展過程中,寒症可轉化為熱症。熱症也可轉化為寒症。寒熱症的互相轉化,往往是在反映邪正的進退情況。一般由寒症轉化為熱症,是人體正氣尚足,寒邪郁於里而化熱,如病初為表寒症,表寒邪不解入里化熱。或寒證失治,或外邪郁久傳里化熱,或素體陽氣偏盛,或過服溫里藥物所致,由熱症轉化為寒症。多發生在失治,誤治,或發生在大汗以後,陽氣隨津液耗傷,以致正氣虛弱,邪氣過盛,正不勝邪而出現機體機能衰退的表現。

出診記:一名患者的真寒假熱證

我曾收治一患者女,6歲,主訴發燒39.5度,咳嗽二天。舌淡暗,苔白膩,脈浮緊。在家吃了退燒葯,熱不退反增高。面色發青。診斷,真寒假熱,方葯以半夏細辛麻黃,葛根柴胡兩付全愈。

現在臨床上有很多這樣的孩子,平時吃寒冷食品,冰箱里拿東西就吃,大家都有一個習慣,把酸奶冰冷了吃,美其名曰,好味道,夏天冰其凌吃的過隱。正是這些東西在害了我們陽氣,寒邪直中內臟,出現咳嗽,發熱,過敏,哮喘等現代的真寒假熱證。(圖片來源於網絡)

網站內容來源http://www.xywy.com/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
※搶救「失守的髮際線」把握黃金治療期,植髮讓你恢復自信,重新贏回你的人生!!

※因為價格還在觀望嗎?別擔心!植髮價錢一覽表,讓你貨比三家不吃虧!

淚溝顯疲憊老態,想知道該如何去除還你好氣色呢?

※知名藝人也愛童顏針,不藏私大公開!!

※想要肌膚細緻年輕,Thermage FLX、音波拉皮哪種效果好?

※最新魔滴隆乳技術,案例分享